国内电动汽车销售首推“套餐”模式

 中国电力新闻网记者朱怡王怡然谢文川

10月25日,随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益民、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总经理沈建新与四大主机厂领导联合启动发布“车电服务包”产品,意味着用户一次付费购买“车电服务包”并绑定车辆后,即可在国网充电桩上享受即插即充、自动扣费,实现了车、桩、网、能源的泛在互联与高效互动,是国家电网公司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的典型应用与落地体现。

随着国家绿色产业布局加速推进,新能源汽车迅速发展,此次国网电动汽车公司面向市场需求,与电动汽车主机厂商强强联合,共同打造的创新性充电服务套餐产品——车电服务包,为主机厂商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支撑和技术保障,将便民优惠的服务升级,促进电动汽车市场消费需求。

简化充电操作三种场景体验即插即充

“目前已经实现了将充电操作从原来的5步缩短为1步。”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全生明在发布会上表示,为落实国家电网公司“三型两网”战略部署,进一步提升用户充电体验,打造车联网平台核心竞争力,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启动了“即插即充、无感支付”技术研发,极大提升了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便利性,并已开始在3000多个国网公共充电站应用推广。

据了解“即插即充”是一次服务理念的新革命,通过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,为用户带来简单、便捷、友好、可靠地全新充电体验。此次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推出的“即插即充”分为专用场站场场景、公共场站场景与私人充电桩场景。

“专用场站场景即插即充适用于集团客户专属车辆充电,限定用户范围,专业化封闭管理,具有不对外开放运营的特点。”据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总经理沈建新介绍,专用场站场景即插即充适对车辆信息与账户绑定,充电操作更加简化。充电操作过程及其简单,除连接、断开充电枪外,用户无需进行任何特别操作,大幅提高了充电效率。同时有专业团队支撑,杜绝车辆识别信息被伪造、盗用的风险。可监管车辆的使用情况,做到专用站充电量的精确统计,提升车辆的能效考核管理水平。

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,与用场站场景相比,公共场站场景即插即充、无感支付功能实现后,不仅减少了充电操作环节提升了客户服务体验,同时还并用多重技术手段保证账户的资金安全,打消了用户对于账户资金风险的担忧。

而私人充电桩场景即插即充,通过对私人充电桩和车辆的技术升级升级,实现充电过程无需人工干预、充完即走、无需操作支付、同样并用多重技术手段,确保账户资金安全。

“我们保证提供所辖范围内场景全覆盖、布局更密集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;同时,实现公司存量、增量充电网络即插即充业务全覆盖。”沈建新表示,国家电网目前已建成9万自营充电桩,其中高功率直流快充6.5万根,公共充电站快充网络覆盖了城区、郊区、景区,同时还搭建了全球最大的“十纵十横两环”高速充电网络,保证车主畅行无忧,未来还将引入更多社会充电桩企业一同为新能源车主提供优质服务,确保充电服务套餐用户实现区域内充电畅行。

沈建新透露,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继续增加充电站建设,保证核心区域充电站布点半径不超过500米、同一站点充电等候不超过30分钟。2020年6月前,通过技术升级及硬件改造,将完成存量充电桩全面支持即插即充技术,新投运充电桩全部满足“即插即充、无感支付”要求,实现“充绿色电,比加油更方便”。

让电动车成丰富电力系统平衡的调节新手段

除为电动车发展提供更便捷的快充服务外,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还深入挖掘电动汽车多重价值、丰富电力系统平衡的调节手段、加快能源转型的重要引擎,进一步探索了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(V2G)技术。

“当电动汽车不在运行的时候,通过带有V2G功能的双向智能充电站或充电桩,可以将电池的能量传送到电网;反过来,当电动车的电池需要充满时,电池可以从电网获取电能。”沈建新解释道,采用V2G技术,可以利用电动汽车自有电池的储能特性,实现需求侧管理,增强电网灵活性,适时放电调频,利用峰谷价差削减用电成本,同时可以作为应急电源,满足各项生活用电需求,更清洁、高效且成本更低,有效降低用户的购车用车成本;通过V2G技术的应用,电动汽车将可以更深入参与电网互动,促进清洁能源消纳,成为泛在电力物联网中更加重要的一环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完成了V2G应用的平台管理系统、用户端APP端开发,完成了小功率V2G直流充电桩的开发,与相关车企也联合开展了V2G功能定制车的研发,开展了人济大厦等示范项目建设,2019年将推广2000辆V2G电动汽车,配套建设2000台V2G双向充电桩,探索成本合理、业务高效的市场化运营模式。

全生明表示,目前,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已经陆续推出了有序充电、V2G、绿电交易等一系列新的充电技术与商业模式,以“消费+工业互联网”融合创新,努力实现车、桩、网物联感知。

未来国网电动汽车公司将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“三型两网”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目标,将智慧车联网建设成果,在业务、技术、数据、安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的开放,各合作伙伴将开放的能力进行集成和应用。

相关产品

评论